你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 物流枢纽 >  物流中心

银川建成中阿经贸往来的“东方物流”港湾 来源:银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12-09-07 浏览数:4

9月6日,银川市市长王儒贵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,研究了《银川市城区地名命名办法》、《银川市城区地名规划》、《全面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意见》、《银川市“十二五”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》,研究修订了“十二五”期间“两宜城市”建设监测指标体系。

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滨河新区的建设,银川的道路、居民区、广场、绿地、桥梁、标志性建筑不断涌现。会议指出,在命名新地名时,要本着方便记忆、方便出行的原则,尊重历史沿革,尊重市民约定俗成的习惯,做好历史地名与命名体系的结合,做好未来城区特别是滨河新区街区命名工作。

“十一五”以来,银川市“两宜城市”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,最适宜居住和最适宜创业指数不断提高。按照《银川市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监测评价工作实施方案》确定的标准,2009年银川市已经达到了“两宜”目标。会议指出,“两宜城市”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,“十二五”期间要将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。会议要求,要参照全国小康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和全国宜居城市标准,进一步修订完善“两宜城市”监测指标。

“十一五”以来,银川市物流业发展迅猛。2011年,银川市社会物流总额完成1600亿元,而今年上半年,社会物流总额完成1100亿元,同比增长40%以上。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、先导产业,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为此,我市制定了《银川市“十二五”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》。规划指出,到“十二五”末,要基本建成“134”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构架。即建设银川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,使银川成为中阿经贸往来的“东方物流”港湾,区域性国际采购中心、分拨中心及转运中心。“3”即建设物流发展的三大基础平台:物流基础设施平台,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产业政策支持平台。“4”即建设四大物流服务体系,分别为城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、新型工业物流服务体系、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和国际物流服务体系。会议指出,要按照“内陆向西开放”的总要求,拓展银川市物流业发展空间,着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,着力培育大中型物流企业,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,基本构筑起立足全区、联动周边、双向开放、沟通国际的西北地区物流高地。

上一篇:商河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下一篇:闽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开建 年交易量250万吨